蚕神嫘祖的故事嫘祖养蚕的故事
蚕神嫘祖的故事_嫘祖养蚕的故事
蚕神嫘祖,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,是中华儿女的伟大母亲。有关嫘祖你们知道有什么故事吗?巨洲美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蚕神嫘祖的故事,希望大家喜欢。
蚕神嫘祖的故事相传远古时候,中条山的北面是一片桑林,林边有一个村庄。每当太阳出山,桑林的阴影遮着村庄,人们便叫它西阴。
西阴村里住着一位姑娘,名叫嫘祖,长得很好看。嫘祖的妈妈早年病亡,爹爹是黄帝手下的一员大将,常年出征在外,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匹心爱的小白马。
嫘祖常常想念爹爹,每逢过年过节,她都要抚摸着小白马诉说忧愁。这年中秋节的晚上,邻家传来团圆的笑声,嫘祖鼻子一酸,流出伤心的眼泪。这时,站在身旁的小白马突然掉过头来,轻轻地舔着她脸上的泪水。嫘祖心里一动,忙用双手托住马头,笑着说:“马儿啊马儿,你要是真懂人情,就到军中接回我的爹爹,那时,我就和你成亲。”嫘祖话音刚落,小白马一声呼叫,冲出家门。
小白马跑出村庄,跑啊跑啊,一直跑到军中,跑到嫘祖爹爹的面前。它又蹦又跳,又喘又叫,闹得嫘祖爹爹摸不着头脑。嫘祖的爹爹只得问它:“家中出了啥事?”只见白马扭过头去朝着来路叫了几声,一声比一声悲哀。爹爹觉得不好,赶忙跨上白马,连夜朝家赶来。
第二天天明,小白马驮着将军跑回西阴。父女相见,十分欢喜,却把小白马忘到了一边。这时,小白马突然嚎叫起来,意思是说:“嫘祖啊嫘祖,你说的事情该怎么办呢?”嫘祖急忙跑回屋里,拿出最好的饲料添在槽中,谁知白马一直不吃不喝,总是冲着嫘祖不停地呼唤。爹爹觉得奇怪,就问女儿:“这匹马到底怎么了?”嫘祖被这一问,当下红了脸,只是不说话。爹爹再三追问,她才说出同马的戏言。爹爹十分生气,当下拉弓搭箭,“嗖”的一声射死了白马,然后气狠狠地剥下了马皮,扔到了屋前。
爹爹走后,嫘祖又羞又悔,急忙跪在马皮跟前,伤心地说:“马儿啊马儿,怨我做错了事,害了你的性命,今番不能如愿,来世一定报答你的恩情。”正在这时,邻居的姑娘雪花来找嫘祖玩耍,见她跪在马皮跟前,觉得十分奇怪,定要追根问底。嫘祖拗不过她。只好说了实话。谁知雪花听了以后,用脚踏着马皮说:“好你个畜牲,真是不知羞耻,还想和我嫘祖姐姐成亲……”雪花的话音未落,就见平地掀起一股狂风,马皮腾空而起,紧紧地裹着雪花翻卷飘摇而去。
嫘祖一阵惊慌,赶忙朝着马皮追去,追啊,追啊,她一边追,一边喊:“雪花——雪花”追出了村庄,追进了桑林,可是桑林中除了她的喊声,再也听不到雪花姑娘的回音。
嫘祖整整追了一天,累得浑身酸痛,实在没有力气再往下追了,她就倒在一棵桑树下睡着了。不知过了多少时间,突然耳边响起“嘻嘻”的逗乐声。嫘祖睁眼一看,啊,那裹着雪花的马皮竟夹在身边这棵桑树的树杈里。嫘祖慌忙喊到:“雪花。雪花。”
谁知这张马皮却在她的喊声中渐渐缩校她喊得越紧,马皮缩得越快,最后竟缩成大拇指般的一个小白团。小白团紧紧地粘在桑树上,嫘祖取不下来,只好天天来看望。
几天以后,小白团里飞出一个美丽的小白娥。它的两弯眉毛,一双眼睛都和雪花姑娘的眉眼一模一样。嫘祖觉得新奇,还是照常天天看望。
又过了几天,小白娥突然死落在地上。嫘祖十分伤心。她想,肯定是害虫伤害了它,就在桑树上找起来。可是找呀,找呀,什么害虫也没有找到,找到的只是桑叶上粘着许多小黑粒。
这些小黑粒又渐渐蠕动出小黑虫。小黑虫整天啃吃着桑叶,爬满了周围的桑叶。几天以后,小黑虫又变成了小白虫,一个个出落得十分漂亮。它们的头就像小白马的头,只是少了两个耳朵。它们抬头站在桑叶上的姿态也和小白马一模一样,只是洁白发亮的身体像是雪花姑娘俊美的身材。
“啊,是她,是它,是他们的后代。”嫘祖姑娘终于发现了秘密。为了报答小白马和雪花姑娘的恩情,嫘祖就把这些小白虫一条条收回家中,放在院中的筐篮里,每天都要到桑林中摘最好的桑叶喂它们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小白虫渐渐长大,最后吐出了缕缕银丝,贡献给了它们的主人。主人十分想念它们的父母,觉得小白马和雪花姑娘,都是替己身亡,而且死得很惨,就给他们起了个纪念性的名字——“蚕”。他们吐出的白丝也就成了“蚕丝”。
第二年,黄帝打败了蚩尤,便在帐前大摆宴席,犒劳三军。
许多将领和百姓都送来各式各样的宝物。嫘祖进献的蚕丝一下吸引了黄帝的心。他望着这洁白的蚕丝,看着如花似玉的嫘祖,心中十分爱慕,就向嫘祖的爹爹求婚。嫘祖爹爹十分高兴,当场就让他们结成了夫妻。
从此,中国的养蚕事业就在黄帝的旨意下,推广到了全国。
嫘祖的故乡——西阴,也就成了植桑养蚕的发源地。
蚕神嫘祖的各种说法关于嫘祖是哪里人这一点,一直没有定论,由于史料的匮乏,人们至今还无法确知嫘祖到底是哪里人;加之历史本身的原因,造成全国各处同名的地方很多,这就使处于历史迷雾中的我们更加难以分辨真伪了。但是,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,那就是:嫘祖发明并且传播了养蚕缫丝,被后世尊为“蚕祖”,被民间称为“蚕神娘娘”;她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去寒避暑的物资文明,其“创造、发明、奉献、以天下为己任”的精神更是照耀千秋万代的。所以说,弘扬嫘祖文化,应该是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。这也是全国许多地方都争相表白嫘祖是自己同乡的原因所在。各地争抢嫘祖的故乡这一现象是无可厚非的,也是有理有据的。
远安说
先从地域上看,据著名史学家顾吉刚主编出版的《传说中的中国地图》所示,古西陵就是当今以宜昌为中心的西陵山脉,西陵峡也因此而得名。而我县的苟家垭镇就处于西陵山北部,属古西陵范围。既然嫘祖是西陵之女,那么,嫘祖就有可能出生在苟家垭。
再从丝绸文明发展的源流看,苟家垭桑蚕历史可谓非常悠久。苟家垭蚕丝声名卓著,史称“垭丝”,历来为皇室贡品。《湖北通史》上说,宋代以来,苟家垭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鄂西和川东的蚕丝均以“垭丝”命名,从而走出大三峡,以至远销英、法、印度、中东等地。由此可见,苟家垭的蚕丝在丝绸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。毫无疑问,“垭丝“的产生及其中心地位的形成是大大早于文字记载的,完全是能够追溯到远古黄帝时代的。
其三从黄帝活动的区域看,黄帝很容易移驾苟家垭而临幸嫘祖。《史记》称:帝采首山之铜,铸三鼎于荆山之阳。远安人都明白,我县的地理位置恰恰就在荆山之阳,也就是荆山南麓。荆山与西陵山相交于沮水,光临荆山南麓的黄帝受不了南方的酷热,自然要向地方征收柔软凉爽的丝绸以取代粗糙的兽皮和麻布。在这种时候,发明丝绸的嫘祖名声当然会如雷贯耳,黄帝焉能无动于衷?焉能不亲自到苟家垭去会一会窈窕淑女?历史学家的研究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,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家王震中得出结论说,黄帝族在其较早时期,有一支南下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,与西陵部落通婚。
最后从民众的祭祀活动看,苟家垭庙会节是专门纪念嫘祖生日的,并且至今盛行。每到三月十五,苟家垭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就会聚会到苟家垭,一边祭拜嫘祖,一边交流物资,一边开展各种宣传活动。因而,这一天也就成为苟家垭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。旧时,苟家垭还有宏伟的嫘祖庙建于街头,正殿的主神位上就立着蚕神娘娘嫘祖。
山西说
据考古发现,山西夏县西荫村的新石器遗址中,有经人工切剖过的半个蚕茧化石。古老的神话传说,证之以考古资料,说明四五千年以前位于黄河中游的夏县是最早开始养蚕的地方之一。当人们来到夏县西荫村,先进距村东二里的桑林,当地的老年人会指着那块土质呈水泥灰色,上面寸草不生的高台说:“这就是丘台,是嫘祖葬身的地方。”附近的断崖堆积层里还夹有古代残陶砖瓦碎片,考古学家认为,这是殷商早期部落遗址,半个蚕茧化石就发掘于这里。在安阳殷墓出土的铜戈上还有丝绢遗物,据《诗经》的《七月》、《氓》、《东邻》等篇章的描写,在周代,黄河流域的蚕桑已很发达。可以推想在此之前,这里的养蚕丝织技术定有一段相当长的发展过程。我国的丝绸生产由黄河中游发源,殷商时扩展到黄河上、下游和汉水、江淮流域。至周代又发展到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。到汉代张窍曾把丝织品作为外交礼品出使西域,开辟了“丝绸之路”。当年在丝绸之路上交换的上等锦缎,都印有“西荫”二字。
西平说
嫘祖(生卒不详),西陵氏之女,距今5020xx年左右,生于古西陵国(今西平县师灵岗)。有一次,嫘祖姑娘随母亲上山采野果,看见树上有很多白色的小果果,就问母亲那是什么果子。母亲说那不是果子,是蚕做的窝,它的名字叫茧,非常结实,嚼不烂的。嫘祖心想,带回去用水煮上一煮,不就容易嚼了吗?于是,嫘祖把采到的蚕茧带回茅舍,放到锅里煮了起来。水开了,嫘祖用棍子不时地翻搅。奇迹出现了,翻搅蚕茧的棍子上带出很多细丝来,越搅越多,越拉越长。嫘祖仔细观察,细丝原来是从蚕茧上出来的。好奇的嫘祖拿给妈妈看,妈妈看到又软又细的丝线,不尽灵机一动,心想:若是用它串缀起树叶、树皮来,一定比藤条强多啦。从此嫘祖母女开始用蚕丝连缀成衣。渐渐地,整个西陵氏族都学会了采茧抽丝。
有一天,嫘祖上山采茧,发现成群的小鸟在叼食蚕宝宝。聪明的嫘祖把蚕捉到家里养,每天到岗上、坡下采桑叶喂蚕。慢慢地,野蚕变成了家蚕,再也不怕小鸟来吃了。
嫘祖在采摘野果时发现蜘蛛结网,就学着蜘蛛的办法,把抽出的丝挂到树枝上,横挂竖挂,横编竖编,编的稀了织成网,编的密了织成布。从此丝绸出现了。嫘祖把丝绸做成衣裳,穿着又舒服又好看,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跑到西陵来学艺。嫘祖养茧、抽丝、织布的美名很快传遍了中原大地。
西陵国与北边的有熊国是近邻。西陵国就把织出的丝绸送给有熊国的国君轩辕,轩辕见到丝绸,感到神奇,又听说是一位西陵少女发明的,就带领随从来到西陵拜访嫘祖。轩辕见到嫘祖,打心眼里喜欢上了她,当时就向西陵氏求婚。这年六月初六那天,有熊国杀猪宰羊,大摆宴席,轩辕亲驾马车把嫘祖迎娶到有熊国。
嫘祖嫁到有熊国,被轩辕黄帝封为正妃。两人相亲相爱,形影不离。嫘祖经常跋山涉水,深入民间传授植桑养蚕、抽丝织布技术,深受万国百姓敬仰。嫘祖死后,黄帝痛不欲生,按照当时的习俗,把嫘祖的尸体运回老家西陵园,埋葬在西陵岗上。黄帝封嫘祖为“祖神”,意为养蚕缫丝的创始人。西陵人还专门兴建了敬供嫘祖的娘娘庙。每年三月初六,西平民间都要唱大戏,纪念蚕神嫘祖娘娘的生日。
其他蚕神的传说在我国广大的山野乡村,蚕农供奉的蚕神除嫘祖外,还有蚕神马头娘和青衣神蚕丛。
蚕神马头娘
蚕神马头娘影响颇大,与之相关的 《蚕神马头娘的传说》也流传很广。《山海经》、《搜神记》、《太平广记》等书都记载了这个有趣的传说,在远古洪荒时代,一位姑娘的父亲外出远征,家里只留下女儿和一匹白公马,女儿十分思念父亲。一天,她对马开玩笑说:“你能把我父亲接回来,我就嫁给你。”马果然挣断摄绳,直奔姑娘的父亲那里,悲鸣不已,父亲以为家里有什么急事,乘马而归。父亲认为这匹马通人性,有感情,就用上等饲料喂它,可是,马却不吃,一见到姑娘出来,常常表示出欢乐或愤怒,乱蹦乱踢。父亲感到惊奇,问其原因,姑娘以实相告。父亲大怒:“哪有让女儿嫁给畜类的道理。”便将马射死,把马皮挂在院里。姑娘在院里玩耍,马皮猛地踊然而起,卷着姑娘,飞得无影无踪。过了几天之后,人们发现姑娘和马皮都比为蚕,在树上吐丝呢。从此这个女孩变成了“蚕神”,那棵树起名为“桑”。桑者,丧也,意思是姑娘在这棵树上丧失了年青的生命。
这个传说根据光民们普遍具有的“变形”信仰,由事物形态的相似引发联想,把蚕和马连到了一起。蚕的头昂起时,姿态象马,蚕吃桑叶的动作也极似马吃草料,而把蚕与妇女联系起来,其原因一是蚕的性态柔媚丰腴,颇似妇女;二是育蚕采桑之事多由妇女职司.所以把蚕神描绘为女性是最恰当不过了。但就故事的真实性而言,人物、地点均不确定,远不如嫘祖神话的可信性强。
青衣神蚕丛
青衣神蚕丛,说的是周时蜀地先王蚕丛氏,巡行到郊野时,常穿一身青衣,教给百姓种桑养蚕,乡人感其德,就为他立祠祀之,供称“青衣神”。他属于四川一地的蚕神,四川由此而称“蚕丝之国”。
但就流传范围的广度和产生时代的久远来说,都有逊于嫘祖神话。
当今的嫘祖故乡,仍保持着昔日养蚕古风。近几年来创办了原蚕育种场,桑田面积达500余亩,引进优良蚕种,改进养蚕技术,使养蚕业得到迅速发展。时值春日,人们来到夏县西荫村,可看到棵棵桑树吐绿绽翠;茂密成荫,三五成群的采桑姑娘,手提箩筐,穿阡陌,走田埂,留下一串串笑声,飞来动人的民歌小唱。走进农家屋舍,会看到一排排蚕姑娘贪婪地吮咬着油嫩的桑叶,等长得又肥又壮,肚于发光,一个个又扬头弓腰吐吁织呀。观赏此情此景,你会由衷赞赏那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的献身精神。